王永平,陜西興平市人,1970年出生,傳統(tǒng)手工藝大師,從事耀州瓷創(chuàng)作幾十年。從耀州窯博物館步行十五分鐘,就到了銅川市陶瓷文化產(chǎn)業(yè)園,王永平的八法堂工作室在一棟被改造的廠房里。走進王永平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偌大的工作臺,上面擺放著一件青銅器樽模樣的白色模具,樽頂是一面圓臺,往下不到十厘米處留出了一圈空白環(huán)狀凹槽,以便瓷器燒好之后鑲金環(huán),樽的底部環(huán)繞著吉祥物朱鹮、熊貓、金絲猴、羚牛,這是十四運組委會最近和王永平商議好的“十四運”獎杯設(shè)計模具。
2013年以前,王永平一直在老家興平做青銅器,后來由于市場不景氣,輾轉(zhuǎn)到銅川做瓷器。起初,他只是一名制作瓷器成品的工人,由于他做瓷器細致,又踏實好學,師傅就帶著他系統(tǒng)學習如何制作耀州瓷。
在中國著名古陶瓷專家禚振西的培養(yǎng)下,王永平為了研究耀州瓷,跑遍了銅川的各個山頭,每到一個地方就把采土取樣的時間、地點等重要信息記錄下來,回到工作室就立刻開始琢磨制作瓷器的方式、模具的打造和燒制?! ?br/>“整個過程大概要兩天,等待燒制瓷器的那兩天吃不好睡不好,期待著正在窯爐里燒制的瓷器?!蓖跤榔秸f,瓷器燒制出來后,會根據(jù)瓷器的成色、聲音、材料、釉色等進行再次總結(jié)?! ?br/>明代張應(yīng)文在其撰寫的《清秘藏》中說:“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聞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此必親見,故論如是。其真余向見殘器一片,制為絳環(huán)者,色光則同,但差厚耳?!备鶕?jù)這段描述,王永平5年來不斷甄選試燒,調(diào)制出300余種配方,不同成色的青瓷碗令他興奮不已。其中一只青瓷碗,其釉色呈淺綠,淡雅溫潤,猶如翠色古玉,釉面光滑,有半透明的感覺,用手電筒照射瓷碗時,碗內(nèi)出現(xiàn)一輪明亮的“圓月”,當把這只青瓷碗拿給禚振西鑒定時,其配料成色、聲音等綜合特征與文獻所記載的柴窯瓷描述以及出土的文物高度吻合。
王永平在研究柴窯的同時,致力于將耀州瓷發(fā)揚光大。他建立八法堂工作室,一方面是為了創(chuàng)造豐富的條件研究柴窯,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廣耀州瓷?! ?br/>為了進一步推廣耀州瓷,王永平不斷進行創(chuàng)作和改進?! ?br/>“好的瓷器是會‘說話’的?!蓖跤榔皆诖善鞑牧现羞€仿照古法加入其他礦石材料。他說,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瓷器成色,進而改善其色澤,使得瓷器釉色更加漂亮。此外,他以現(xiàn)代人的審美設(shè)計器物造型,創(chuàng)作了碗具、茶具、茶杯、酒具等作品。年前最后一個工作日,八法堂工作室仍然在出貨,取貨的工作人員都說工作室做出的耀州瓷十分精美。
“要讓陜西的耀州瓷文化流傳下去。”王永平說,要“玩”就要“玩”得有意思,他還要在模具材料上繼續(xù)進行研究,為耀州瓷的生產(chǎn)和傳承以及研究柴窯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